热门产品
index

光学-除雾和电子-除雾的原理是什么



1. 摘要

本文概述了其技术原理、实现方法。

2. 技术原理

2.1 光学去雾

在自然界中,可见光是不同波长光的组合,范围从 780 到 400 nm。

图 2.1 频谱图

 

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特性,波长越长,穿透力越强。波长越长,光波的穿透力越大。这就是光学雾检测所应用的物理原理,以在烟雾或雾气环境中实现目标物体的清晰图像。

2.2 电子除雾

电子去雾,也称为数字去雾,是通过算法对图像进行二次处理,突出图像中某些感兴趣的物体特征并抑制那些不感兴趣的物体特征,从而提高图像质量并增强图像。

 

三、实施方法

3.1 光学除雾

3.1.1 频段选择

光学除雾最常用于近红外波段 (NIR),以确保穿透力,同时平衡成像性能。

3.1.2 传感器选择

由于光学雾化利用近红外波段,因此在选择相机传感器时需要特别注意相机近红外波段的灵敏度。

 

3.1.3 滤波器选择

选择正确的滤波器以匹配传感器的灵敏度特性。

 

3.2 电子除雾

电子去雾(数字去雾)算法基于物理成雾模型,通过局部区域的灰度程度来确定雾气的浓度,从而恢复出清晰、无雾的图像。算法雾化的使用保留了图像的原始色彩,并且在光学雾化的基础上显着提高了雾化效果。

 

4. 性能比较

视频监控摄像机所使用的镜头大多为短焦距镜头,主要用于宽视角的大场景监控。如下图(约10.5mm焦距拍摄)。

图 4.1 宽视图

然而,当我们放大对焦远处的物体(距离相机约7公里)时,相机的最终输出往往会受到大气湿度或灰尘等微小颗粒的影响。如下图(近似焦距240mm拍摄)。在图像中,我们可以看到远处山上的寺庙和宝塔,但它们下面的山看起来像一个平坦的灰色块。图像整体感觉很朦胧,没有大视野的透明度。

图 4.2 除雾关闭

当我们打开电子除雾模式时,我们看到图像清晰度和透明度比打开电子除雾模式之前略有改善。如下图所示。虽然后面的寺庙、宝塔和山丘还有些朦胧,但至少前面的山丘感觉恢复了正常的样子,包括前面的高压电塔。

图 4.3 电子除雾

当我们开启光学雾化模式时,图像风格立即发生巨大变化。虽然图像由彩色变为黑白(由于NIR没有颜色,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只能利用NIR反射的能量来成像),但图像的清晰度和半透明性大大提高,甚至植被也变得清晰可见。远处的山丘以更清晰、更立体的方式呈现。

图 4.4 光学除雾

极限场景表现对比。

雨后的空气充满了水份,正常情况下,即使打开电子除雾模式,也无法透过水份看清远处的物体。只有打开光学雾化才能看到远处(距相机约7公里)的寺庙和佛塔。

图 4.5 E-除雾

图 4.6 光学除雾


发布时间:2022-03-25 14:38:03
  • 以前的:
  • 下一个:
  • 订阅时事通讯
    隐私设置
    管理 Cookie 同意
    为了提供最佳体验,我们使用 cookie 等技术来存储和/或访问设备信息。同意这些技术将使我们能够处理本网站上的浏览行为或唯一 ID 等数据。不同意或撤回同意可能会对某些特性和功能产生不利影响。
    ✔ 已接受
    ✔ 接受
    拒绝并关闭
    X